健康之道
~最後的一堂賽斯課
The Way Toward Health: A Seth Book
作者:Jane Roberts
譯者:王季慶
出版:賽斯文化
定價:RM 70.00
內容簡介
來自暢銷書《靈魂永生》的作者.交織在人性與神性間的掙扎與省思
賽斯──描寫自己為一個「不再聚焦於物質東西上的能量人格元素」的存在體,
自一九六三年起獨家透過女詩人珍‧羅伯茲說話;而珍在逐步邁向死亡的長期臥
病期間,她從醫院病床上繼續傳述賽斯資料,至一九八四年,這個替二十世紀最
深奧和最多產的形上學老師說話的聲音,終於靜默下來了──但這最後的作品並
未立即問世。在珍逝世不止十年之後,她的丈夫羅勃‧柏茲整理出這段故事,與
我們分享珍的最後歲月,以及賽斯在那段時間所給予的精緻教誨。
在觀照人類身體裡的生命奇蹟時,賽斯提及下列概念:「為什麼醫藥和治療往往
使疾病永續」、「給疾病命名的作法如何可能對我們不利」、「宗教對創造疾病的影
響」、「兒童的健康如何被父母的信念影響」、「幽默作為療癒的一個有效因素」等
等。「別將心智想作是個純粹精神性的存在體,而將身體想作是個純粹物質性的
存在體。反之,將心智及身體兩者想作是個連續的、交織的過程,那同時既是精
神的,又是物質的。你的思維事實上就與你的身體一樣的實質,而你的身體就與
你的思維彷彿的不實質那樣不實質。你實際上是個不可或缺的力量,存在為你環
境的一部份,同時卻又與你的環境分開。」
---------------------------------------------
身體病痛乃是「果」,真正的因是其背後痛苦扭曲的心理及心靈能量,如果大家不改變過去的思考模式,也就無法真正解決人類的病痛。一個完全的醫生一定要學會醫人、醫心,真正了解所謂的「身心動力學」,了悟到所有肉體疾病背後扭曲的心靈能量為何?在思想、情緒及生活層面重新恢復平衡,在果的層面的身體自然會回歸健康之道。~許添盛醫師
作者簡介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
生於紐約撒拉托加溫泉市,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通靈人之一。珍除了是賽斯書的作者外,並著有十餘本小說、非小說以及詩等作品,風行全世界。從1963年開始,珍在每週兩次的出神狀態中,代替曾經經歷多次「人身」、現已不具形體、居於多次元實相中的靈性導師--賽斯--口述其教導,並由她的丈夫逐字記錄,傳世為「賽斯資料」,這些資料目前均保存在耶魯大學圖書館。賽斯書探討的範圍涵蓋了心理學、超心理學、醫學、物理學等,都是最具原創性的觀念。
譯者簡介
王季慶
成大建築系畢業,留學加拿大,並旅美十餘年。經歷半年的心靈追尋,遍覽各類心理、宗教、哲學、神祕學等書籍。於一九七六年首度接觸啟悟性的「賽斯資料」後,心弦震動,遂開始譯介賽斯書系列及新時代經典作品共十餘種,為國內新時代思潮的發起人,並於全省各地組織新時代讀書會,成立「新時代中心」,至力將新時代的訊息介紹給國人。引介「賽斯系列」、「伊曼紐系列」及「與神對話」系列等書,著有《心內革命──邁入愛與光的新時代》、《賽斯讓你成為命運的創造者》。
來自各方的推薦
賽斯書以心靈的一個新圖表來展示實相的一個替代地圖……對所有意識的探索者都有用。
~迪巴克‧喬布拉醫師,《成功的七項心靈法則》及《創造富裕》的作者
賽斯是我的第一位形上學老師。在我的生命中,他一直是個不變的知識來源與靈感。
~瑪麗安‧威廉森,《發現真愛》的作者
我會喜歡看到,賽斯書成為任何在靈性道路上的人的必修讀本。在賽斯書裡令人訝異的深度訊息,在今日就與當珍‧羅伯茲在七十年代早期一開始傳遞這資料時一樣的有意義。
~露易斯‧賀,《創造生命的奇蹟》的作者
當你讀賽斯的言詞時,你獲得的不止是新的概念。賽斯的能量透過每一頁傳過來,那能量擴展你的意識,並改變你對實相本質的想法。
~珊娜雅‧羅曼,《喜悅之道》的作者
賽斯書對我的靈性之旅有極大的益處,幫助我看到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傑若德.詹波斯基醫師,《愛是放下恐懼》的作者
我非常驚訝地──並且有點惱怒地──發現,賽斯雄辯滔滔並清楚易懂地清晰表達出一個實相的觀點,那是我只在極大的努力與對超自然現象和量子力學的一個廣泛研究之後才得到的……
~麥可‧塔波,《全像宇宙》及《超越量子》的作者
目錄
《賽斯書》 策劃緣起 許添盛
<推薦人的話> 靈魂挑戰的如實呈現 許添盛
<譯序> 溫柔疼惜 王季慶
前言 Robert F. Butts
第一部 進退兩難
第一章 本書的目的,以及關於蓬勃生氣和健康的一些重要評論
第二章 生物上有效的念頭、心態,和信念
第三章 鋌而走險的人、挑戰死亡的人,及健康
第四章 心碎的人、無心的人,及醫學技術
第五章 暗示與健康
第六章 「健康與疾病的狀態」
第七章 與健康有關的童年狀況,及給父母的建議
第八章 兒童的遊戲、轉世,以及健康
第九章 你、你、你,和你。活在自相矛盾中
第二部 從頭來過
第十章 一個新的開始。指示、建議,與決定──以及何時去忽略這些
第十一章 從最底處向上重新來過。求生的意志
第十二章 與進一步的轉世關係有關的死亡或疾病之早年例子
第十三章 從神祇、英雄,及其他著名人物來的「訊息」──或,更多矛盾的信念
第十四章 涅槃、對即是力量、基督士兵進行曲,以及人體作為一個值得拯救的行星